「為世界做一件事 成為改變的起點」!向未來提案
2021-12-03

如果能為世界做一件事,腦海中浮現的點子是什麼?經歷動盪的2021年,從疫情的三級警戒,到嚴峻乾旱、突如暴雨,一連串「有感」困境,才發現我們不容樂觀,因為全世界有太多的事情,正等待大家提出解方、付諸行動。


創新教育、人權平等、地方創生、環境保育、氣候變遷、世代隔閡、城鄉差距,看似不同領域的課題,卻又彼此環環相扣。


為此,聯合線上《倡議家》攜手中原大學,將於2021年12月9日展開直播論壇「為世界做一件事 成為改變的起點」,邀請中原大學主任秘書吳肇銘、台灣田野學校執行長葉哲岳、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、樹冠影響力執行長楊家彥,暢談分享教育新觀點、新可能、新改變。






講者介紹


主持人


楊家彥 樹冠影響力執行長


留美經濟學博士,曾任職於台灣經濟研究院十餘年,亦曾參與台灣公益創投公司活水,對於社創領域有長期而獨到的觀察,近年他將目光更集中「影響力投資」,希望扮演跨界整合者,找尋台灣各界的創新動力,發揮社會影響力。




Part1 主題:「認命不認輸」只有走出框架,活出自己,世界才會改變


蘇仰志 雜學校創辦人


有點胖有點幽默,創業六次失敗,依然堅持做夢的斜槓大叔,因為創立了一所不太乖的全民 學校「雜學校」(ZASHARE),曾獲2015年亞洲最具影響力IP(Intellectual Property),也是台灣民間以教育為命題最富創新動能的平台




Part2 主題:社區改造的路上 勇敢做夢!找到自己想走的路


葉哲岳 台灣田野學校工頭


台灣田野學校的工頭(簡稱小葉),曾參與日本311地震藝術陪伴行動、台灣八八風災在地重建、推動嘉義舊監獄日式宿舍聚落再生等,展開一連串的社區營造及青年陪伴行動,一步一步走入腳下的泥土,越鑽越深入、越做越開心、越玩越有自信。




Part3 主題:成為改變的起點 走出教室 為世界做一件事


吳肇銘 中原大學主任秘書


中原大學長期投入服務學習與大學社會責任,迄今已逾二十年之久,在「全人教育」的教學理念下,與政府、企業及地方創生的夥伴們,共同將服務的腳步遍及台灣各地,例如企管系、商設系前往苗栗卓蘭建立、行銷雙連梨品牌;設計學院協助桃園八德區竹霄與金城社區農村再生,以及彰化埔鹽鄉農業行銷包裝;商學院與人育學院在桃園大海社區推動歷史文化保存,充分展現大學的能量,用專業為地方帶來更好的改變。





為世界做一件事 成為改變的起點


這些以「改變」為名的故事,在台灣真實且精彩的上演,而「教育」更是無形的催化劑,啟發及創造一切的可能性。



台灣田野學校沒有圍牆、沒有制式化的課綱,只有一群對於社區改造、田野實踐的熱血青年...台灣田野學校沒有圍牆、沒有制式化的課綱,只有一群對於社區改造、田野實踐的熱血青年,團隊致力於社區廢墟空間的再生與活化,期待嘉義成為更有活力的城市。 圖/台灣田野學校提供



原本黯淡的老農村,在年輕人的創新加持下,重新展現蓬勃的生命力。中原大學師生已用行...原本黯淡的老農村,在年輕人的創新加持下,重新展現蓬勃的生命力。中原大學師生已用行動證明,學生的潛力及成就,不再侷限學分,走出教室的學習,可以是翻轉老農村的新解方。 圖/陳軍杉攝影



「亞洲最大教育創新博覽會」-雜學校今年邁入第七年,作為台灣民間最富創新動能的平台...「亞洲最大教育創新博覽會」-雜學校今年邁入第七年,作為台灣民間最富創新動能的平台,每年都超過6萬人購票入場的另類展會,一直以來使命就是打開大眾對教育的想像,也用教育打開世界認識台灣的視角。 圖/雜學校提供


所謂「人生無處不學校」,行動不分年齡、時間、空間,任何萌芽的正向點子,都值得被付諸行動,一起成為行動派,讓世界因為我們改變。



Contact